PISA評量 上海少年教育最好

更新日期:2010/12/08 08:05 陳宜君

(法新社巴黎7日電) 根據一項國際重要調查,上海青少年有全世界最好的教育。

 

這項調查主要是針對數學、科學及讀寫能力進行評量。

 

由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(OECD)每3年公佈一次的「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」(PISA)報告,調查全世界 開發程度較好的65個國家47萬名15歲學生。

 

這項調查顯示,就國家整體而言,南韓芬蘭的教育最好,而首度接受這項調查的中國最大城市上海,則3項評量項目都傲居首位。(譯者:中央社陳蓉)

 

PISA評比出爐 華語閱讀台灣墊底

更新日期:2010/12/08 00:17 本報訊

【本報訊】由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(OECD)舉辦,影響全球教育方向的PISA(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)評比,每3年舉辦一次,共68國參加,超過1百萬學生接受評量。近日閱讀評比報告出爐,台灣在兩岸三地成績墊底,15歲青少年的閱讀素養遠不及首次參加的上海。

 《親子天下》雜誌透過問卷調查國中國文老師教學現況,了解台灣語文教育盲點。調查顯示,台灣語文教育走錯方向、用錯力氣。當基測與國際評比都強調「能力」而非檢驗背誦性的「資訊」時,仍有高達7成5老師認為背誦與反覆練習,較容易取得高分。

 目前國中國文課程設計中,絕大部分仍以文意理解、語詞解釋、形音義與修辭為主,其次是考試與背誦。最符合「能力」指標,能訓練思考、判斷與表述能力的討論分享、活動,占比卻明顯偏低。

 《親子天下》指出,超過半數的老師認為教學最大挑戰是「學生語文能力低落」,所以老師準備了更多教材、以傳統記憶性的考試來提升學生能力。

 「選擇題」的標準答案教學主導了國文課教學,國中教師普遍透過「考試」來「教學」。

 今年PISA的報告分析顯示,閱讀動機是影響孩子閱讀能力的關鍵因素,重要性甚至超越家庭社經條件。台灣的語文教育還在用反覆練習與背誦追尋「標準答案」,讓國中生缺乏歸納推論、詮釋整合、評估判斷的能力,是導致台灣在兩岸三地的PISA閱讀評比上敬陪末座的主因。